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模型

文萃集 人气:2.26W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模型
摘 要: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在英、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已非常普遍,而在我国才刚刚起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这种管理策略的高风险更加突出,企业的决策难度更大。为此,有必要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与收益的数学分析模型,探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机制。本文通过对国内研究的文献的回顾和评价,从风险与收益的视角推导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规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风险规避
  
  1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则是近几年的事情。国内主要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普遍研究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动因和风险分析。
  基于本文的研究范围,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文献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原因分析;其二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原因分析。
  顾海、雷婷(2003)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从一种维持和辅助型的管理职能上升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职能和分工的细化使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公司大量涌现使得其部分事务性工作外包成为可能。朱立丽(2003)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大势所趋因为存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企业构建核心竞争优势、改变管理体系、业务流程再造这四种需要。李新建(2004)认为外包市场的成熟程度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外包程度的环境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独特性质对外包交易成本的影响、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管理系统的独特性质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因素。张晔林、陈万明(2004)认为交易成本理论、核心竞争能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人力资源外包的理论基础。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
  顾海、雷婷(2003)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包含逆向选择风险、员工反应风险、安全风险、控制风险、企业文化风险、退出风险。朱立丽(2003)认为外包增加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性、外包商的一些理念可能跟企业的存在差异、在长期的合作中,外包机构掌握了企业大量的信息、机密,很可能控制企业,使企业不能自由选择服务商,陷入被动。张晔林, 陈万明(2004)认为人力资源外包主体与外包合作者之间的搏弈、我国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外包主体和外包合作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使人力资源外包存在潜在风险。
  
  2 模型构建
  
  首先,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内容。我国在这方面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因此,在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之前,必须先界定好某一职能是否真正需要外包。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存在与盛行有其自身的经济因素,本文将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收益等式与风险溢价的角度来加以说明: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收益(R)=企业不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而由企业内部人员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所产生的管理费用C1-企业因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而付出的成本C2
  即:R=C1- C2
  C1=f (薪资管理,福利管理,教育与培训管理,招聘与人员安置的管理,其他的管理功能),此数据可取自财务部门的报表。
  C2=f (薪资服务,福利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招聘与人员安置的服务,其他的服务功能),此数据可参考企业与其他企业(承包商)签订合同中确定的金额。
  注意:C1 与C2函数式中的自变量是一一对应的,这样才有可比性。
  (2)但并不是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收益大于零,企业就应该作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决策,同时还要考虑一个因素——风险溢价。
  在此,风险溢价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本文的风险溢价特指呈现超出预期的不利的一面,即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