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文萃集 人气:1.81W

什么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个体的个性、接受教育的程度、伦理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等情况的总称。作为21世纪的临床医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呢?首先,我认为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具备一个合格的普通人所具备的素质,比如成熟的人格(个性),完善的自我概念,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对于规则的遵循以及良好的伦理、道德素养。其次,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自我的心理健康。

临床医生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容置疑的是,医生必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但同时应该具备基本的心理知识。这心理知识包含对自身的心理调适和对病人的基本心理分析。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心体谅病人,从不轻易拒绝病人的要求,临床上更多的融入人文关怀。

作为一个医生,应该时刻为病人着想,应该常这样设想,假如我是一个病人或病人的家属怎么办?所以只要我们能做到的,我一定尽力去完成,救死扶伤是我们医生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人文素质是指人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素质,是人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人文学科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积淀内在素养和品质,它是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精神风貌的显现。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富有爱心、同情心,时刻关心和体谅病人,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在医疗服务中讲究语言的运用与病人谈话的艺术。

语言是医生在临床中与患者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方式、方法。医患沟通不畅,或者说在语言交流中缺乏思想情感,忽视语言交际的艺术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漠视患者语言中传达的信息,这些都是导致当今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和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之一。专家们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师应该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细心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有效的治疗者”。世界医学峰会对医师提出了应该具备交际能力的要求。

三、专业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自我的心理健康。

俗话说,“良医救人,庸医杀人”。职业技能的高低,云泥即判。作为医生这一特殊职业,面对的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疾病以及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所以,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还需要团结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发挥也是一个医生素质的综合体现。 职业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反映和调节人们现实生活利益关系的重要领域,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标尺。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普通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医生面临的是病和人。所以作为临床医生应严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拒绝从病人身上谋取利益。

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面对权、名、色、利而能“坐怀不乱”的,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绝对做不到的。因此,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更应该保证自我的心理健康。

四、分析掌握病人心理,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每一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特定的知识结构,特定的生活经历,而这些又决定了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因此,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是一个很准确的概括。看懂一个人,尤其看懂一个病人,是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掌握这种基本能力,有心理学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你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知道这个人的心理取向,知道这个人的性格,但是,你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的经历、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的背景,也不可能知道这个人生病的心理方面的原因。要知道这些,需要的是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仔细阅读。

总之,要做一个好临床医生,勤奋是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踏踏实实坚持在临床一线,虚心向前辈学习,才能德艺双馨。因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不断地积累和磨练,才能有所成就。当然,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树立循证医学思想,不受“过分技术化”的诱导,也是非常关键。而这些技能同样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