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文萃集 人气:1.31W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忠义永存,

英雄无愧!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2

这个寒假,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被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使我读的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这本书的内容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黄帝招兵镇压,各路英雄聚集。之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后来三人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打出了一片天下,建立了蜀国。最后蜀、魏、吴三国为争夺政权,而展开的激烈的斗争。因为魏国实力庞大,蜀国就和东吴联盟一起对付魏国……

我喜欢的人物有:刘备、关羽、诸葛亮。刘备以德服人,求贤若渴。刘备得知诸葛亮很有才华学识,不惜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也不在家,直到第三次诸葛亮在家午睡。为了不吵醒诸葛亮,刘备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了才进去,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仁义仁德所感动,于是就追随刘备,做了刘备的军师。

因为诸葛亮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使蜀国打了许多胜仗如:草船借箭,让曹操白白送给东吴十万多支箭。空城计,不用一兵一卒吓的司马懿落荒而逃。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一个个精彩的战役,使我热血沸腾,佩服的五体投地!

关羽以忠肝义胆闻名,关羽被曹操抓住后,曹操给了他许多金银珠宝,想让他留在魏国,而关羽并没有为金银珠宝而投靠曹操。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远千里万里去投奔故主。忠于故主的关羽使我钦佩!我也要忠于我的老师,忠于长辈,对朋友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三国演义》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啊!里面的人物个个厉害,故事情节也十分吸引人。刘备的礼贤下士,关羽的忠诚,诸葛亮的智慧,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有勇有谋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3

在寒假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介绍了后汉时期三个诸侯国家的战争故事,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个时期,分别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我先说说关羽关羽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他忠于刘备,因战败而降敌,但他已得到兄长刘备的消息,便不远千里万里去投奔。关羽虽然降了敌人,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兄长身边,仍然算是个英雄,而且还具有一种可贵的忠义。

我再说说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自从诸葛亮初出茅庐一开始,便立刻成为了蜀汉刘备的左膀右臂,刘备曾经说过,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把几乎把全部的军中大事托付给他。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成为蜀国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曾经南征,平定了好多少数民族地区,七擒孟获,又率领军队备注汉中,六出祁山。诸葛亮最终由于呕心沥血积劳成疾,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病逝。

看完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越来越喜欢书中的每个人物了,佩服他们的英雄气概,了解到中国灿烂的古代历史,我从中受益不尽,希望同学们都来看看这本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读后感5

这个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非常的有趣,我通过它也学到很多知识。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人物有诸葛亮、周瑜、黄盖、曹操、孙权、张飞、关羽、刘备、吕布、赵云、董卓……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因为他很聪明,足智多谋,想出了很多妙计,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智取汉中、舌战群儒……诸葛亮还懂得天文地理,还记得吗?在赤壁之战时,风是向西边吹的,诸葛亮一看情况不妙,拿起白羽扇,往东边一扇,风好像听懂了些什么,回头就往东边飞去,这就是著名的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中,还有许多的故事,令我最难忘的是刘备的三顾茅庐,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有见到,等到去了第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愿辅佐刘备以统一天下。要学习刘备那种虚心,耐心,诚心,这样才会成功。

三国中人的性格多样智谋惊人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奸诈阴险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才高量窄的周瑜、诚恳忠厚的鲁肃······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我最喜欢关羽,因为他智勇双全,是个好汉,刮骨疗毒,我非常的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也是我的榜样。

读《三国演义》,会给人很多启迪,让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从而进步、成长。《三国演义》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