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对学生如何因材施教

文萃集 人气:1.95W

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一的、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布置同样的作业,从而导致差生消化不了,而优生却吃不饱。学生在教师面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种教学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打击学生的求知欲,因而产生厌学心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活力。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有针对性,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和知识的全面发展。
那么,什么是因材施教呢?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因材施教?下面就这些问题具体展开论述。
一、因材施教的定义。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和课外辅导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个性、兴趣爱好和能力等的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以满足个别学生差别需求的过程。
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的小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的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是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教学,因材施教不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统一的规格和标准,而是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研究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皮亚杰在《结构主义》和《发生认识论原理》等著作中,以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探讨了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儿童自身作用的关系问题,得出了具有说服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结论。
皮亚杰的研究结论表明: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遗传是构成儿童发展的身体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环境因素作为客观存在,也不能自动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环境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只有儿童把环境因素选作自己的反应对象,借此来构造过改变自己的认识结构和反应方式时,这一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才是有意义的。
综上可知,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儿童对环境的选择的差异性。如何创造符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就至关重要。因此,因材施教的目标就是要创造这样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与相应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而把外在的知识经验内化到学生个体的大脑中。
三、因材施教基本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
在共同的年龄特征基础上,儿童的差异是绝对存在的。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把握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
(2)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们得到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良好教育的结构是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的集体。”
(3)面向每一个学生。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每一个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视任何学生。
四、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
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在把握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差异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合适的方法。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第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差异。
由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认知方式等差异,在一个班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和特别差的人数相对要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犯这样的认识错误,即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学习差的就是差生,从而特别重视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而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往往不够重视,甚至还有一定的心理歧视。这个观念一定要纠正过来。对于优等生,当然要重视,要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任务要求,让他们精益求精,继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而对于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和表扬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重新找回自信心,重新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差异。
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千差万别,有的好动,有的文静,有的大方,有的害羞。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往往自律性不太好,容易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但这类学生思维往往比较活跃,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担任班干部,让他们有一定的责任感,让他们起带头作用,这样的效果要比单纯地管教要好很多,也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对于比较内向、胆小的学生,对人对事比较敏感,一般自尊心特别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他们,并时常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特别是在公开的教学场合,不要轻易地批评他们,即使是他们回答错误或是表现不佳,也要给予勉励。
第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差异。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丰富多彩的,某些学生还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即我们常说的特长。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这些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比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画画,那么作为教师,可以让他参与班级的学习园地的设计,并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他的作用,这样对该学生来说肯定是一种极大的满足,产生自豪感,并因此而培养在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自信心。
第四,学生的家庭背景差异。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的变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比如与学生沟通,召开家长会等。而且,教师还应有仔细的观察能力,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其他方面受到了影响,及时和学生沟通,了解详细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父母吵架或者离异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本来活泼外向的学生突然间沉默不语,心事重重,教师在了解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要勉励学生,尽量帮助学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与学生的父母进行必要的沟通,让学生的父母认识到这样对孩子的伤害,促进家庭环境的和谐,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小学教师对学生如何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