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徽

文萃集 人气:2.83W

哈尔滨医科大学创建于1926年,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2015年11月20日,获批“部委省”共建大学[1]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牵头院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徽

截至2016年8月,学校下设18个二级学院(系部),17个本科专业。有在编教职工885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9个。有在校学生21813人。办学历史编辑

哈尔滨医科大学

1926年9月,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成立。

1931年11月,学校更名为江西瑞金中国工农军卫生学校。

1932年2月,学校更名为江西雩都红军军医学校。

1938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1940年9月,学校更名为延安中国医科大学。

1945年7月,学校更名为兴山(鹤岗)中国医科大学。

1947年10月,学校更名为龙井以内科为主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分校。

1948年3月,学校更名为哈尔滨以五官科为主的中国医科大学第二分校。

1948年4月,学校更名为通化中国医科大学第三分校。

1948年5月,学校更名为平谷地区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

1949年4月,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1954年,学校归卫生部领导。

1956年6月,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医学院。

1958年4月,卫生部将哈尔滨医学院移交黑龙江省领导。

1958年11月,学校恢复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名。

2004年,学校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建立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2015年11月20日,获批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哈尔滨医科大学。

文化传统

校歌

《托起人类健康的太阳》

校徽

校标的设计以哈尔滨医科大学英文起始字母为基本构成元素,标志的样式庄重、典雅,象征学校的悠久历史以及严谨作风。悠久的年代、古朴的学校字体与现代的设计形式有机的构成,象征学校的现代化、国际化与民族特色的结合。整个标志既现代又不失庄重,力求通过标志的造型传达学校的'时代特征与精神。

标志的圆形构成象征:团结的精神、求实的作风。象征医学的符号表述了学校的学科特征,其中“剑”的两翼抽象的变化成“翅膀”与“打开的书”则象征学校对医学教育、对学子寄予的美好愿望。穿越的斜线象征学校在医学研究、学校发展等方面继往开来、不断开拓向前的精神。

标志的色彩以蓝色、绿色构成,蓝色代表医学研究的严谨性、绿色则象征生命的健康、活力与希望,二者的融合则代表学校科学研究、临床治疗、教育教学的相互关系。[22]

校训

木直中绳 博学载医

“木直中绳”含义为各种可用的木料经木师测量加工成材;意寓学生经培养后成材。

“博学载医”含义为渊博的知识,承载博大精深的医学。[23]

学校领导

2014年在职领导

王永清,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2016年5月任职)[24]

田文媛: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2016年5月离任)[24]

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孙殿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

曹景文: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曹德品: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

傅松滨: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

刘文川: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

赵炜明: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

马宏坤:哈尔滨医科大学纪委书记

袁重胜: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

庞达: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

杨平: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