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班音乐说课稿合集7篇

文萃集 人气:3.13W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说课稿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音乐说课稿合集7篇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1

首先我说说本次活动的选材:

《鼓上的小米粒》是大班建构式课程《动感天地》主题中的一个教学活动,细细分析以后呢,后来我就把它定位为音乐教学活动,并重新设置了两个目标:

1、在听听、看看、玩玩、唱唱中学习歌曲,感知乐曲的强弱变化。

2、能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体验鼓上的小米粒弹跳的乐趣。

并且我把重点定位在: 感知乐曲中的强弱变化,并能边唱边开心地表演。

接下来,我说说本次活动的一些教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歌曲教学一直是被认为最容易进行的,只要教师自己会唱,幼儿自然会跟着模仿。但在新《纲要》中,明确地强调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个自由表达呢,徐老师在跟我分析教案时也多次提出,并且我也紧记于心了,但今天的活动,我可能还是引导不够,给孩子们自由创造的机会不是很多。根据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视听唱、整首教唱法、游戏法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是视听唱: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小鼓和米粒的游戏,让幼儿直观感受,重点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同时通过图谱的演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和示范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启发性的提问。如:小鼓唱歌,米粒就会怎样?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怎么样?等。唱就是指幼儿的歌唱,幼儿通过欣赏老师范唱,然后把自己听到的一句唱给其他幼儿听, 再大家一起来学学.在反复的歌唱中理解歌词内容。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二种是整体教唱法:整体教唱是指让幼儿在多次听唱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完整地唱一首歌,整体教唱能以连贯的歌词、完整的曲调,很好地激发幼儿的音乐感受,在反复的歌唱中进一步感知乐曲的强弱变化。

第三种游戏法:《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也体验到了扮演小米粒的乐趣。

下面我再说说教学程序:

一.拍打小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出示小鼓),是谁呀?(小鼓).小鼓知道我们大2班的小朋友歌唱的可好啦,今天它也要给我们唱歌,你们听!小鼓是怎么唱的啊?(咚咚咚))——教师有节奏地拍打小鼓。

设计意图:通过以不同的力度拍打小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为幼儿初步感知音的强弱作好一定的铺垫.

二.以多种形式组织幼儿学习、感受歌曲。

师:小鼓说:我一个人唱歌太寂寞了,我要请我的好朋友陪我一块儿唱歌跳舞,我们看小鼓的好朋友是谁呀? (出示米粒)

1、师:小鼓说:我来唱歌,米粒你来跳舞好吗?,并将米粒放在鼓面上,分别用轻重不同的力度拍打,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拍打轻重引起的米粒跳跃的变化,并得出结论: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

2、教师敲小鼓,并提问:小鼓唱歌,米粒就会怎样?小鼓又要唱歌了,我们听小鼓这次唱得怎么样?-------- 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同样引出------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同时引导孩子们学小米粒跳一跳。

设计意图:借助小鼓和米粒的游戏,让幼儿直观感受,重点理解小鼓唱得响,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轻,米粒跳得低。

3、老师边拍打小鼓边范唱。(师:这个有趣的游戏还可以唱呢。)

4、提问:歌曲中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用歌唱的方式回应给幼儿。

5、看图谱有节奏地念一念。(大家听得真仔细,鼓上的小米粒说的是——教师指着图谱有节奏地念歌词一遍。哇,你们也很想说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图谱的演示,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6、跟着琴声完整学唱歌曲。

(师:小鼓唱过歌了,现在我们邀请钢琴姐姐跟我们一起唱吧)

A看着图谱跟琴完整学唱.

B引导幼儿尝试边唱边用肢体大胆表现。

引导幼儿找寻自己身上的部位当作小鼓,和小米粒游戏.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在各种音乐软件、硬件等技术支持下,鼓励幼儿尝试改编、创作不同风格的《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重点:在听听、玩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教学难点:幼儿改编、创作《小星星的梦》

解决难点的策略:多媒体辅助支持幼儿的创作活动

教学设计

一、复习歌曲:

1、齐唱歌曲

2、边拍手边唱星星谱

3、边拍手边唱五线谱

[在活动中再度熟悉音乐主题。]

二、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断

1、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2、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和表现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师生共同创作《小星星的梦》

1、师示范创作,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2、幼儿改编音乐主题或变换形式进行创作。

当部分幼儿创作时,教师引导其余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边律动边感受音乐的变化。

[启发幼儿把前阶段美工活动“自制星宝宝”的经验迁移到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支持性服务,如:音乐软件的提供、小乐器的准备等等,方便幼儿即兴创作。]

四、小结

依托多媒体 上活幼儿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说明

《小星星》是幼儿们熟悉和喜爱的一首歌曲。歌曲原来是一首法国童谣,音乐家莫扎特把它改编成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其中乐曲做了12次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小星星活泼可爱、变幻多端的模样。本节课的欣赏重点并非是莫扎特的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而是欣赏幼儿们自己变化创作的《小星星的梦》。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幼儿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悟音乐是教学的核心。幼儿广泛 深入地接触音乐作品,就能较快地提高音乐的鉴赏力和表现力。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

在前一阶段幼儿已能熟唱熟奏歌曲主题了。我认为 对于欣赏音乐而言,熟唱(记)主题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就是一部作品的基本语汇,一个主题它蕴藏着节拍、节奏、音高、情趣等等因素。因为,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只有当幼儿跟踪着主题,思维才能真正活动起来,从而才能辨认主题在哪里再现了,它又是如何变化、发展的,特别赏析本节欣赏课中变奏曲式结构的乐曲,熟唱(记)主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幼儿熟记了主题,才能辨析出主题的各种变化,这对音乐欣赏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雪花飞》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是一首优美、欢快、动听、充满活力的歌曲。它讲述了冬天雪花跟麦苗生长之间的关系,既形象又生动地描述了冬天麦苗盖上厚厚的雪花被睡大觉,春天雪化了,麦苗喝足水长得壮、获得大丰收的景象,歌曲是2/4拍旋律,中间的休止符部分演唱起来有跳跃感,听起来更欢快。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能力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3、情感目标:热爱冬天,热爱大自然,抒发对小雪花的赞美。

三、说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把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热爱冬天感受大自然之美,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了如下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下雪时、下雪后,田野里、麦田里的景象)。

2、录音机、磁带、钢琴。

3、白色纱巾若干。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视听唱结合法、图谱教学法、提问法、鼓励法来组织我的教学活动。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讨论法、观察法、表演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的轻松气氛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环节一: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讲述故事“雪花和麦苗”,导入课题。随着清脆、悦耳、优美的背景音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有感情的讲述,给幼儿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以安定幼儿的情绪、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二)环节二:学习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雪花飞动作,进入下雪天的情境。

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雪花飞》的乐曲模仿雪花飞的动作,提示幼儿动作要轻柔、表情要放松。

2、练习发声:着重练习休止符的唱法,要有节奏感。

3、带领幼儿学习歌曲

首先,让幼儿看图片讲述,教师用歌词总结。

接着,教师重点弹奏“咿呀呀德喂”的旋律,和幼儿一起演唱,注意休止符的唱法。

然后,欣赏教师完整演唱后,幼儿整首跟唱。建议幼儿用轻声演唱歌曲第一二段,表现麦苗睡觉的情景,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第三段,表现麦苗长高的喜悦心情。

最后,让幼儿看幼儿用书,根据图谱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旋律的起伏。

(三)环节三:自由表演唱

1、播放音乐,请一半幼儿选择一条白纱巾扮演雪花,另一半幼儿扮演麦苗,一起演唱并表演。提示幼儿用动作把麦苗睡和麦苗长的不同表演出来,表演出雪花飞时轻柔的样子。

2、角色互换,再次表演唱。

七、活动延伸

到户外或者表演区,指导幼儿利用能飘动的物品做道具(彩带等),自编动进行歌表演《雪花飞》。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天坛路幼儿园大大二班的音乐老师乔明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大班音乐律动活动《丰收乐陶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律动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音乐律动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学习”表现得格外突出,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下面我分为七大部分来进行。

一、说教材

《丰收乐陶陶》选自凤凰康轩教材大大班艺术领域上册里的一节律动活动,是我国的一首民族的筷子舞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热情洋溢。对于大大班的孩子应该让他们感受乐曲的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幼儿体会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确定了本节活动的目标。

二、说目标

1、能将生活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匹配,创编律动;

2、学习用筷子来表演动作,体验筷子带来的快乐;

3、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表演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是能将生活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匹配,创编律动;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表演表达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难点是学习用筷子来表演动作,体验筷子带来的快乐;

四、说准备

PPT课件(丰收的场景以及常见的水果成熟的图片)、进场音乐《丰收之歌》、《丰收乐陶陶》音乐、筷子一双

五、说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本节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教法:

教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演示法

通过图片把生活经验融入活动,激发幼儿感受与鉴赏的兴趣。(直观教学法);通过教师示范让孩子熟悉筷子舞,学习筷子舞。

学法:参与法、练习法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对想象力的启迪,音乐欣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多种渠道调动幼儿多个感知通道参与活动,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律动活动,并表达独特感受与见解。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

这些方法能使幼儿得到不同的心理满足,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六、说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音乐《丰收之歌》

(二)、结合苹果丰收图片初次感知《丰收乐陶陶》音乐

(三)、听音乐做丰收苹果的音乐律动

(四)、教师示范筷子舞

(五)、幼儿学习筷子舞,并多种形式展示

(六)、师幼共同展示

(七)、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七、说亮点

本节活动我主要是孩子们在优美、欢快活泼的旋律中,体验充满丰收时的气氛及节奏特点,以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让孩子在律动活动中快乐的游戏。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1]听辨乐曲,并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

[2]初步感知乐曲的结构式ABA,并感受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

[3]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懂得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教学准备:

[1]小鸡律动音乐,教学音乐。

[2]牛皮纸:若干张。丝巾:若干条。小圈:若干个。

[3]图谱、故事

[4]表演的道具:老鹰头饰、披风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扮演小鸡到森林去玩,好吗?去森林要经过走山路、过小河、钻山洞,你们准备好了吗?来来来,大家一起来。[音乐]

[二]完整欣赏,听辨乐曲形象

提问:1、你们听了这首乐曲心情是怎样的?

2、听出乐曲的速度变化了吗?

[三]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初步用肢体和道具(牛皮纸)感受音乐速度的快和慢。

1、音乐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用身体动作做出速度的快和慢

3、出示牛皮纸,怎样让这张纸发出快和慢的声音

[四]分段欣赏,表现乐曲形象

1、听赏A段音乐.并告诉幼儿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

第一遍: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幼儿听音乐相互观摩,用所创编的动作完整地表现乐曲。

第二遍:学习进行表演,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鸡们愉快地玩耍。

2、听赏B段音乐。告诉幼儿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

第一遍:幼儿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老鹰和小鸡的表情表现角色心理。

第二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合作交流的情感。

[五]讲述故事,借助图谱,听辨乐曲结构ABA。

故事引入:引用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乐曲结构。

借助图谱:巩固乐曲结构。

[六]音乐游戏,体验集体表演的快乐。

师幼合作,生生互动。积极参与音乐游戏,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始终保持愉悦状态。

[七] 小结结束,思想品德教育。让幼儿在愉悦之后,体会到这节课带给大家的道理。

师:“小鸡真勇敢,遇到困难,团结一致,战胜困难。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宝贝,我们玩得真开心。哦!时间不早了,小鸡们,我们回家吧!听音乐走出活动室,结束全课。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执教的是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选自省编教材大班上学期第四主题,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一个片段。乐曲虽然复杂而且有点长,但是里面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个个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孩子。为此,我选择了这节教育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我拟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经验方面——欣赏乐曲,感受并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

2、能力方面——能创造性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和形象。

3、情感态度方面——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是:通过反复欣赏音乐,感受、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难点是:能创造性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内容和形象。

音乐欣赏这种借助旋律诠释意境的艺术方式,必须通过静静地欣赏才能感受它特有的魅力。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一要求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故事融入法 2、图谱教学法 3、视、听、动结合法

这些方法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活动当中,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体现了新《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较好的达成目标,活动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谈话导入——借助故事和图谱辅助理解乐曲内容——分角色表演——结束环节,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欣赏模式。

(一)谈话导入

开门见山,通过开放式提问,让孩子带着问题第一次完整欣赏音乐,使幼儿在森林这个大的空间内展开充分的想象,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欣赏音乐,借助故事和图谱辅助理解乐曲内容。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遍配乐讲述故事、两遍完整欣赏音乐和一遍分乐句欣赏,遵循合——分——合的欣赏层次。

大家都知道,生动形象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睛和耳朵。首先,引出故事,再加上配有音乐和画面的故事讲述,更能帮助幼儿对每个乐句有形象明确的感知。接着,引导幼儿结合连环画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情节匹配图谱、看图谱听音乐等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使幼儿很好的从故事这块跳板转到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上来,实现了视、听觉双重而完美的体验。最后,在充分感受乐曲的基础上我总结了进行曲的性质,并引出了乐曲的名字《狮王进行曲》,让幼儿对世界名曲的内容和名称有准确而全面的感知。

(三)用动作创造性地表达乐曲的内容和形象。

《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要培养幼儿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我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内容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将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推向了高潮。

结束环节的互动,使幼儿充分体验到了表演的成功和快乐。

以上是我本次活动的主要环节及整体设计,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大班音乐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音乐欣赏《化蝶》。

我将分“说教材理解—说目标确定—说过程设计”三大块,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说我对音乐欣赏《化蝶》这一活动的理解。音乐欣赏《化蝶》是音乐剧《梁祝》中最经典的一段音乐,整首曲子共分四个乐句,旋律舒缓、优美、感人。加之蝴蝶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昆虫,结合动画,通过与乐曲内容相温和的生动画面,幼儿喜欢的游戏化表演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赏心悦目的音乐视听觉环境,给孩子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其次,由于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欣赏活动,还是歌唱活动,韵律活动,器乐活动,对幼儿来说都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为此,我在为《化蝶》确定目标时,就是根据新纲要艺术领域中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三个方面来制定。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过程中分辨乐句,模仿蝴蝶飞以及停止时的动作造型。

3、大胆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心情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重难点定位在第二个目标。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双主体互动模式,使幼儿能充分感受乐曲,在此基础上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并尝试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来表现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来学会分解乐句,在句末能用停在花上或静止造型来表现,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激趣引题,启动情感。

1、谜语导入,集体猜谜语。

2、看动画,初听曲子。

设计意图: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而谜语式的导入方式针对大班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由此制造的悬念更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此,活动一开始,我就用谜语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启发幼儿的情感。从而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第二部分 初步欣赏,动画结合。

1、幼儿自由表述听这首《化蝶》感觉到了什么?

2、邀请个别幼儿讲述乐曲中蝴蝶在干什么?

3、播放动画让幼儿说说听这首乐曲,除了能感觉到蝴蝶飞来飞去,还说了什么事。

4.、幼儿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抽象的音乐欣赏变得形象生动、富有童趣,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为此,我播放了动画,在欣赏——设问——再欣赏——再设问——动画结合这一环环相扣的过程中,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主动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接纳,去欣赏音乐《化蝶》的美。

第三部分 动作表达,分辨乐句。

1、蝴蝶仙子停了几次?师幼一起用动作来表示。播放音乐,伸出食指,手划节奏,由此感知乐曲有四句。

2、幼儿探索、尝试用动作来表示停顿的地方。

3、依据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4、幼儿自由讨论,了解乐句句末用停止动作表示较为恰当。

设计意图: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音乐的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较大的感染力。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会强烈地需要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一方面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动静结合;另一方面,幼儿能较形象直观地掌握乐曲四个乐句的结构特点,自由发挥,互通信息,这种开放性的形式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广阔天地。

第四部分 创编动作,感悟音乐。

1、幼儿表演《化蝶》这个舞蹈。

2、集体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并随音乐表现,师观察幼儿表现。

3、个别幼儿示范,摆出静止造型动作。

4、播放动画,看看蝴蝶仙子是怎么跳舞的?

5、提供盆花,邀请四名幼儿表演。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一环节我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宽松的体验环境,采用双主体互动模式,只要不影响同伴,幼儿可以用各种动作,随着音乐旋律释放表演激情,而教师始终饱含热情,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感。

第五部分 扮演角色,充分体现。

1、出示蝴蝶,花朵头饰,要求幼儿两两相对找好朋友,分配角色,戴上头饰听音乐,按乐句做蝴蝶或花动作。

2、师观察幼儿表现,提醒“蝴蝶”与“花朵”的目光交流。

3、在愉快的游戏中结束活动。

设计意图:优美的乐曲加上可爱的头饰,幼儿想象着自己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或是一朵美丽的花,用舒缓的肢体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这种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了高潮。

以上这些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谢谢!

TAG标签:说课稿 音乐 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