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家长学校发言稿范文

文萃集 人气:1.35W

尊敬的各位家长,晚上好!

七年级家长学校发言稿范文

您的孩子正处于成长最基础最关键的阶段,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孩子既是试验品,同时也是你我打造的成品,为此,我们更应该求同存异,用心地帮孩子抓住今天,展望明天。在此,我想借此机会,和家长交流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了解您的孩子现阶段的特征和初中与小学的差异,转变观念,以适当的方式帮助您的孩子,第二个方面,了解数学学科特征,数学的学习方法,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第一个方面,了解您的孩子现阶段的特征和初中与小学的差异,转变观念,以适当的方式帮助您的孩子

一、12—15岁年龄段孩子的共性特征

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明显,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而更愿意相信身边的朋友和课外书籍,他们的思想波动大,最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不满足于老师和课本中的解释,有时提出相反的看法,最喜欢争论,在家长面前更是如此,父母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更应该讲道理,态度不要粗暴,语言不要挖苦,要讲究分寸,加强引导,另外,从家庭生活到交朋结友,从电视电脑到课外书籍,一定要有适度的选择。

二、初中与小学的差异

1、科目增加了,小学主攻语数两门功课,英语只是兴趣培养,而初中一下子开了七门功课,八年级要加物理,九年级要加化学,这些科目每个都要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科科都考,并记入考试总分。要求更高了,任务更重了。

2、课堂节奏加快了,内容加深了,容量变大了。原来同一个问题老师反复讲,学生反复练,然后再考,考出的分数隔位不大,好的九十六、七,差的也八十七、八,对学生的要求也只是记忆、模仿,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初中的每一节内容都不会相同,没有时间就同一个问题去炒来炒去,对学生的要求也由记忆、模仿,逐步过渡到信息整合,分析,归纳和应用。考试分数相隔较远,好的一百一十几,差的及格都难,原因是知识点的直接应用少了,拐弯多了,扣分点多了,原来错一处扣一分、半分,而现在动辄三分、四分。

3、不能过多地依赖父母辅导了,在小学家长可能觉得自己还能辅导,初中科目越来越多,能辅导得过来吗?我们不能老是多花时间去重复,去强化,更多地还得靠学生本人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抓出效率。就好像母鸡孵化小鸡一样,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温度,什么时候,怎样破壳而出那是小鸡自己的事,依靠自己啄破蛋壳出来的小鸡生命体征良好,易于存活,而靠外力帮助出来的小鸡显得病病歪歪,失去了蛋壳的保护能否存活都成问题。这是因为没有经历破壳过程弱化了小鸡的.本能,同样,过分依赖家长的学生很难说对学习有感悟,更不用说摸索学习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

正因为以上两点,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和管理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转变。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几个观点

三、转变观念,以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

第一、要从细节指导转为宏观调控

意识决定行为,学生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宏观调控要从意识抓起,从思想抓起,学生的思想就像一块田地,不长庄稼就会长杂草,庄稼长的茂盛则杂草稀少,表现为遵规守纪,肯学上进,阳光自信,杂草旺盛则庄稼稀少,表现为纪律散漫,拖拉应付,有的甚至弄虚作假,好逸恶劳。总之,它一定会长,长什么完全由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了,了解的,体验的所决定。根据我们的经验再优秀的孩子也要监控,缺点多的孩子更要监管,放任自流只能出现最差的结局。

第二、兴趣与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兴趣与习惯是获得分数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则主动探索,事半功倍,没兴趣则拖拉应付,事倍功半,因而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防止其转移到其他方面。要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习惯教育体现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上,文明礼仪习惯从“问候”开始,生活习惯从“吃饭”做起,学习习惯从“学会记笔记”,“学会听课”开始。

第三、孩子获得分数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有些家长盯着的是孩子静止的枯燥的分数,并不关注孩子平时的听课,课后的作业及每次考试后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不关注思维习惯的改变,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其实考后是给孩子做思想工作的最好时机,以平时的作业和试卷为载体,把成绩和问题谈清楚,然后由学生反思后提出下阶段的改进措施,建立监督和奖惩机制,保证这些措施持久有效的落实到位。

第二个方面,了解数学学科特征,数学的学习方法,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学好数学

一、了解数学学科特征

1、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前后都是衔接连贯的,前面章节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果对之前的知识没有消化好,吸收好,那么给后面知识的学习就制造了的障碍,障碍越多,前进起来就越困难,弄不好进入恶性循环不能自拔。

2、数学以题目为载体,展现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与应用,其实质是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抽象、归纳、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深化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借助于题目,因而我们要肯做题,肯分析、比较、钻研题目,能力一旦形成便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3、要学好数学至少要俱备三点:好的思维能力、好的计算能力和规范表达方式,好的思维能力能保证想得到,这是无形的,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好的计算能力能保证算得准,结果不出错;规范表达方式能保证不出漏洞,得全分。我个人觉得学数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会”,第二层“通”,第三层“透”。“会”了只是说书本上的知识点掌握了,课本上的题会做了,仅有这些考试可能只能得70~90分,第二层学“通”了,就是说不但掌握了本书知识,能进行简单应用了,而且对知识进行了深化与拓展,补充的教辅资料上中档及中偏上难度的题会做了,考试能得95~115分,而要想学“透”在前两层的基础上还得更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将知识进行归纳,整合,逐步内化到深意识里面,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115分以上的好成绩。

二、怎样学好数学

1、上课用心听讲

数学的课堂是思维的体操,课上一定要很用心地听老师讲课,积极主动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简单的记忆几个结论,结论是很难长时间记住的,我们只有搞清了

区一中七年级家长学校发言稿提要:孩子的潜能是千差万别的,成功的道路是各种各样的。父母要学会发现孩子自身的独特优势,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这个结论的形成过程才能将其长期掌握。这里我举个例子:甲和乙两个好朋友见面了,甲说,我搬新家了,现在住在某街某道某小区某栋几单元几楼几号,你有空上我家来玩,这个信息你要记一天两天容易,要记一个星期就很难,但如果乙当时按照他说位置去找一次,我想记忆的时间会长得多。记忆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理解才是目的,记忆可以帮助理解,理解了才能内化到潜意识里,形成能力,做到活学活用。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作业的功能是诊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知识运用进行深化与拓展,对每次的作业都要认真对待、认真读题,细心解题,注意表达,不放过每个疑问,不轻视每一个细节,有问题做好标记,再想办法解决,切不可为应付老师、家长将几个空位塞满

3、建立错题集

对于习题,不光要看到自己已做会的,更要看到自己不会的和做错的,用一个专用的厚软面抄将做过的资料和考过的试卷中做错的和不会的典型习题收集起来,分析做错原因,并定期回头再想、再做,对于反复出错的问题,要请老师帮忙解决。我们要对做过的每个题负责任,做到既准又快。经常听到有同学考后说,试卷上的题我都会做,就是粗心,没考好。其实有粗心的可能,但更多的不能归罪于粗心,而是知识没有掌握透彻。考试属于限时训练,读题能力、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都有更高的要求,只有这几个方面都做到位了,才能在规定时间内把会做的题都做对。

4、提倡超前自学

小学时由老师带着学,初中在跟着老师学的同时还要适当地培养自学能力,到高中自学占着很大的比重。好的高中如华师一,课程上得飞快,很多基本内容要自学,自己解决,老师讲的内容直接上难度。课后学生自己找资料做,自己核对答案,有问题,找老师或者同学解决。如果在初中自学没有起步的话,上高中了很可能无所适从,但也不能要求太高,现在我们对自学定位在预热书本知识点,了解知识点间的联系,会做课后练习这一层次。

最后我借用孙云晓的写给父母的几条忠告,作为我发言的结束语,与大家共勉

1、孩子的潜能是千差万别的,成功的道路是各种各样的。父母要学会发现孩子自身的独特优势,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所谓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2、对孩子不能以分数优劣论英雄。分数是重要的,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比学习更重要的是人格。

3、对孩子要表扬多于批评,因为人是靠优点活着的。父母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好人,是个聪明的人,是个充满希望的人。

由于精力和个人能力有限,以上汇报内容还有不够成熟和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