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的演讲稿全文

文萃集 人气:2.52W

  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王伟光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的演讲稿全文

  (2015年2月11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王伟光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正逐步付诸实施之际,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国家外文局和福建省社会科学院承办,召开今天这样一个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组织筹办本次会议的各单位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2013年XX主席和XX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这一战略构想既唤起了我们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更激发了我们关于新型丝绸之路的时代畅想,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传承历史的重大举措

远在21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启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随着交往交流的日益增多,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了两条重要的国际通道,一条在陆地,一条在海洋,这就是时至今日人们仍啧啧称道的丝绸之路。其中,贯通东方与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东南亚乃至于非洲的许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一条贸易之路,也一条文化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堪称古代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互联互通的典范。

早在汉代,中国即开始经营与南洋各国的海上通道。公元8、9世纪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进一步延伸。中国船舶自南海向西航行,经东南亚及北印度洋沿岸抵达中东、欧洲。中国的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成为当时中西贸易互通之地。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更加发达。宋高宗充分认识到发展海商的重要性,为此曾明确晓谕臣下:“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尔……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

在朝廷的鼓励和利益的驱动下,庞大的商船队纷纷扬帆出海。元朝政府也非常重视海外贸易,中国东南沿海很多港口成为了当时联系世界各国的纽带。东至朝鲜半岛,中到南洋地区,西抵北印度洋、波斯湾以及东非沿海地区,有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人员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从事商业贸易活动。

到明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延续兴旺繁荣态势的同时,线路得到进一步延伸。明代永乐帝前后七次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历时28年,最远到达非洲的肯尼亚。郑和船队下西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中国同许多国家文化的交流。

现在,很多东南亚国家还流传着有关郑和这位传播中华文明使者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不仅给所经国家带去了丝绸、茶叶、瓷器等货品,而且调解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矛盾,为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威望。

我们无法想象,两千多年前人们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之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历经了多少曲折。但是,我们知道,在长达数个世纪的岁月里,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正是因为海洋通道有其独特的便利性、承载力和开放性,才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从两汉以来绵延不绝,一直昌盛至明清两代。

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时期沿路各国的重要海上交通线,而且是沿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生命线。

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二、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明代中期之后,我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屡屡实施“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而此时,西方列强开始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亚洲。此后近四百年时间里,西方侵略者的铁蹄几乎踏遍了亚洲各地。

从1840年英国发动XX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具有悠久历史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中国的海外贸易无论规模或范围都大为缩小,海上丝绸之路也就由盛转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崭新一页。XX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周边环境,同时也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认可。

此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国际格局如何调整,XX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丝毫没有发生改变。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迄今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事务,扩大合作交流,推动互利共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地区稳定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中国要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走和平发展道路;必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这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以海洋为纽带,在市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一个更加注重海洋合作与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日趋紧密,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有望在2020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

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双边贸易额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