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文萃集 人气:2.84W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作者乔斯坦.贾德用故事化的语言,以主人公苏菲的“哲学之旅”为主线,为像我这样的哲学初探者循序渐进地掀开了高深哲学的神秘面纱。以下内容是本站小编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一】

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方向、内容,部分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等。它的价值不是我三言两语能概括准确的,对我个人而言,它是无价的智慧读本,其中的哲学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内涵在其中的人生道理,更使我受益匪浅。

1.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

我们做个假设,假如书中的主人公换做我们自己,故事的过程和结局会是怎样?其实,就是拿我们自己和苏菲作个比较,也许换做同龄时候的我们,情节会相似,但如今的我们恐怕是要让作者失望的。我们的习惯已经逐渐束缚了我们的思想,把我们无形地捆起来,难以迈出创造性的步伐。

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而我们正逐渐丧失这种能力,逐渐麻木。当我们不断长大,成熟,我们儿时的那种对世界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弱化,盲目地存活着,未曾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

我们要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它会让我们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理所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良好习惯存在的必要性,但这里我们所说的习惯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安于现状的懒惰和麻木。我们该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多提几个设问,问下自己:“我是谁?”,“我们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等,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已经足够难倒我们。

2.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诸多哲学家当中,苏格拉底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苏格拉底被视为谜一样的人物,他的哲学造诣毋庸置疑,在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正因为他神秘难解、模棱两可,才使得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可以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

人类面临许多难解的问题,对于这些未解之谜。我们不是太过笃定,就是漠不关心。苏格拉底既不笃定也不漠然,他从不认为自己是“智者”,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样的自我认识并不让他消极,反倒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永不放弃。在这点上,和中国圣贤的古典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伟人在浩瀚的宇宙和无穷的知识面前尚且如此实在和谦虚,我们更该自我反观,不骄傲自满,不恃才傲物,不以自己的小小成绩沾沾自喜,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

3.人生需要自身的理性创造。

哲学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浑然天成,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哲人用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浇灌了它。他们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超越。

人没有天生就固定下来的本质,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们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自我逐渐健全完整,我们要有准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可怕的,找寻目标需要过程,我们要学会为自己量体裁衣,不断适时调整,找准自己的位置;往前走,无论起点在哪,总是要向前的,难走的路就走慢点,遇到困难不退缩,哪怕是向前一小步也是进步,好走的路走稳点;慢走多思,步子跨得大要么容易走错,要么容易摔倒,不能盲目,需要理性思考。

哲学不是万灵丹,但是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得,那么注定会陷于心灵封闭与终结。《苏菲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盏从困惑到觉悟的灯。它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提示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二】

今日终于读完了苏菲的世界。人有选择的`自由,可以能动地作用于社会。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唯物论者,但又相信社会与自然一体,会生长,是一元论者。有时能体会到物神合一的境界的。确实,人只是广袤的世界里的一粒灰,认识事物有不实之处,如康德所说,戴着有色眼镜,受到种种限制。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理智去分析,每件事都有它的必然性。对生活不仅是美感的体验,如祁克果所说,要进入到道德阶段,坚持按正确的去做。但不想进入宗教阶段。诚然,有时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像是宗教。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她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包括其中。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谓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记》,它引领我在一个新奇而古老的世界里漫游……其实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漫游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支火炬。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现象,而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察……

生活中,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头脑——一种好奇的探求愿望,一种不弃的思考精神……

在生活中探索新闻,在学习中探索知识。就像苏菲在神秘导师创造的神奇世界里探索世界谜团。或许这种对于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正是这种天性促使人们一往无前,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人类善于思考的能力真的很重要。如果不会思考,那么苏菲能在神秘世界里解开一个个谜团而受益匪浅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我能在生活中因解出一个个难题而兴奋不已吗?如果不会思考,那么人们能在各方面得到进步因而加快发展吗?

苏菲在书中反复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何在这里?我认为,人类在探索和思考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和收获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我想,苏菲以自己在神奇世界里的经历和感悟证明了:我探,我思,故我在。

《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是《苏菲的世界》一书的副标题,颇能点明该书的要点。这是一本小说,但也是一本有系统的涵盖各哲学思潮的速食大杂烩。随着小说人物在哲学传统中寻求谜团的解答,读者也跟着温习了一遍西方哲学史。

《苏菲的世界》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除了追求知识的流行趋势之外,一般人也多少觉察到当今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现在,我们有机会一一来巡视,到底这些饱学之士,教了我们些什么。

它是一本扞卫哲学的书,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是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做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因此,这本书表达了当今知识分子的立场。

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

坦白说,这正是世间为何要有哲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选拔选美皇后或告诉我们今天蕃茄的最低价。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美”、永远“善”的事物上。

在这本书里,其实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

因此,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


TAG标签:读书笔记 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