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文萃集 人气:2.83W

一、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环节和手段。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对过去的教学行为作出理性的审视和评判,在看似无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揭示出行为背后所隐含的观念和意识,促进智慧的生成和实践行为的进一步提升。然而,不少教师在谈及教学反思时却表现出难以尽言的困惑:我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可是反思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教学还是老样子。显然,要想使教学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走出陈陈相因的困窘,就必须学会教学反思。

做反思型教师的最大困难,在于要学会怀疑自己。对多数教师而言,谁都不能充分地预知教学中学生认知的困难,也难以全面地把握各类不同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中遇到阻力、难于完成,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看待这种教学上的失败,能不能从这种失败中发现教师本人在认识上或方法上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在碰到冲突时埋怨学生,或者通过强制性的反复训练来勉强达标,而不太情愿质疑自身的教育观念或教学设计。因此,做反思型教师,就是要做发现者和研究者。发现,是发现个人固有认识与学生实际的矛盾。研究,是研究这种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及解决办法。我们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和探寻固然要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但教学的主动权既然操在教师一边,那么教师的责任首先不是让学生“就范”,而应是更多地思考如何改变自己以适应学生。因为只有适应才能对话,才能产生互动,只有从学生实在的基础上出发才有进步,才有发展,才能实现引导。

二、化学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教学案例研究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以某一教学现象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分析和研究,以案例的形式来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践者,他们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教学,对于教育教学有着许多真切的体验和生动的故事,如果做个有心人,用笔写下来便是一个个孕育理论生命的案例。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在积累大量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中“优秀”起来的。教学案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教学案例成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桥梁。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学生中,从师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中收集素材;二是从听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中以及调研活动去发现有价值的、可开发的案例资源;三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资源信息。

“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由于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微观层次的结构,很难让学生通过直接探究来建构知识,通常多采用教师讲授的形式,如果仅仅只考虑知识目标,讲清有关结论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还希望学生从该部分的教学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只讲清结论就不够了。

案例:走进分子世界。

活动:a.桌面上有两个小烧杯,一个烧杯里盛有滴入了酚酞的水溶液,另一个烧杯里盛有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将两个小烧杯罩起来,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b.用碳素笔在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你会看到________。

c.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装了100 ml水,另一个量筒里装了100 ml乙醇,将水倒入乙醇中,混合后看刻度,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

请选择如下的一种模型,尝试解释活动中看到的现象。

a.物质由微小颗粒组成,颗粒彼此紧靠在一起;

b.物质由微小颗粒组成,颗粒之间有间隙。

教师: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许许多多的现象都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来解释。他们还发现,当物质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例如水。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能够借助先进的观察工具观察到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科学家用超级电子显微镜绘出了分子的图像(展示图像)。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分子模型假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观察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又建立了比分子更细微的物质结构模型,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随之发展。

经过反思分析,有许多化学教学内容总体上适合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师用讲授的方法或者学生用自学的方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的内容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建立非人为、实质性、有机的联系,从而实现意义的建构。在传授知识中,渗透探究的思想,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它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化学教学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是对教学、教育研究工作和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最好具有个人的风格和特色。反思日记必须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在写反思日记之前,下面这些问题可能会有所启发,这些问题代表着不同的教学要素,请你仔细回想:你在教学之前的计划或期望是什么?实际的教学情境又是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为什么存在差距?对你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作用?

反思日记写好后,不能束之高阁,而要就反思的内容和看法与同事或研究者进行交流与探讨。在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可以把反思日记作为交流的起点,同时,化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搜集有特色的学生作业、自己教学设计的精彩片段、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独辟蹊径的解题思路的过程记录等等。顺着这一思路深入下去,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档案袋。 [3](85–87)

案例:工业制硝酸的工艺流程中,涉及几步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①4nh3+5o2=4no+6h2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在第三步反应里,3摩尔的no2气体参加反应,只生成2摩尔的硝酸,生成的no气体不能排到空气中(一是污染空气,二是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工业上是将no气体循环氧化吸收,这样可认为no2全部转化为硝酸,可用式子no2—hno3为根据进行计算。讲到这里,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议论纷纷、一脸茫然。下课后,教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冷静反思,并和同事们进行了交流探讨,找到了问题症结,应该用数学方法来论证,使解题更严密。分析如下:设参加反应的no2为1摩尔,根据③式第一次生成硝酸2/3摩尔,第二次生成硝酸2/3(1/3)摩尔,…第n次生成硝酸2/3(1/3)n-1摩尔,共生成硝酸为2/3+2/3(1/3)+2/3(1/3)2+…+2/3(1/3)n(等比数列求和并取极限),计算共得到硝酸1摩尔。

其实,平常的化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反思日记的素材和案例很多:如学习到弱电解质的性质时,可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弱酸,按酸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列;学完盐类水解后,可将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作一专题分析讲座;在学习电解原理时,可将阴、阳极各种离子放电顺序罗列并排序出来等等。

(三)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又称为“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不过,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课堂观察作为一祌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助观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大量的研究证明,通过相互观课、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4](57)

案例:一位研究者在长沙市某中学一节高中化学课上做的观课笔记就颇值得借鉴。观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李老师)和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留下了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并作了“评注”。比如,“现场记录”描述道:“在讲到在一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块硫酸铜晶体,问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和形状是怎样变化的?李老师通过循循善诱,将学生带入到一种十分奇妙的情境中,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了这节课要讲的主题是化学平衡……学生明显被他所设置的情境和优雅的讲述深深吸引。但在讲到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往容器中充入含有18o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问18o原子会存在于哪些物质中,并要求大家讨论,这时学生的反映不很积极,基本上没有形成相互讨论的气氛。”接着,观课者在旁边评道:“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应该渗透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理念,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不同的观点。这节课学生讨论的气氛之所以不能调动起来,说明李老师平时上课忽略了对学生的这种训练,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课堂观察,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但只有经过详细全面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对话与交流,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

(四)在化学反思中选择科研课题

开展教育科研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能引导化学教师自觉地观察现实,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科学地分析教育教学活动,进而探索其中的规律,有效地解决其中的矛盾和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正确的选题十分重要,它不仅决定了研究者目前和今后的探索方向、目标和内容,而且还规定了研究必须采取的途径和方法。

那么,怎样能寻找和确定可行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呢?许多化学教师的体会是,最初往往是阅读、研究有关领域的文献,如教育期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或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某些启发,产生一些感悟与联想,随着思考的深入,原来粗泛蒙胧的想法逐渐变得集中,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就产生了。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教育的最新发展态势来追踪热点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及实践,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也引发出许多矛盾有待解决,如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互补与结合;在研究性学习中怎样将化学与环境、生态、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等。这些热点问题在我们教师的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化学教师要善于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对照,作出理性分析,从而揭示矛盾、发现问题。这样选择的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