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文萃集 人气:1.31W

导语:在实际教学当中,中职计算机教学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是比较前卫的,主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有更多创新的机会并且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己也帮助他人进行自我提升。

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首先,计算机课堂大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上机练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多,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其次,学生经常用学来的计算机知识玩游戏或者上网,教师在教授其他知识的时候会分散注意力,导致学习的效率不高。最后,学生缺乏自我探究的主观能动性,练习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在重复性地进行教师演示的内容,而不进行深度了解和挖掘,学习的内容是一些机械性的东西,当出现一个小问题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

二、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的定义是什么呢?所谓合作学习的概念,是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目标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一个群体,并在群体中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当中,中职计算机教学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是比较前卫的,主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有更多创新的机会并且取长补短,从而提升自己也帮助他人进行自我提升。

三、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适当安排分组

适当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完成的重要保障,分组得当,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比较默契,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相反,如果小组分配不合理,就有可能无法完成任务。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小组的合理性呢?一方面,要保证小组的实力相当,不能厚此薄彼,例如在分组之前可以进行一次摸底测试,测试的过程中要保证计算机题目的全面性,从而了解学生对哪个方面更擅长。

然后根据特长进行分组,还可以进行一次性格测试,根据学生性格的互补性分组。另一方面,要将基础相同的学生分开,也就是说形成以好带坏的风气,实现小组的共同成长,而学生的基础则是将摸底的成绩作为评判标准,成绩好的,说明涉猎广泛且基础坚实,成绩差的说明知识面窄,基础薄弱一些。总之,要适当分组,让小组中的成员互补,而且小组与小组之间实力相当。

2.合理设计任务

任务的合理性,是合作学习顺利展开的重要保障,可以说,任务是否合理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正常进行,如果任务过于简单,那么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但是如果任务比较难,学生需要用很长的时间、花很大的力气去解决问题。

那么学生可能会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厌恶感和厌学情绪,对自身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怎么保障任务的合理性呢?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要有一个良好的把握,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才可以掌握难易程度。比如在讲解计算机整体构成的时候,教师可以把重点内容进行说明,然后通过一个计算机分解的模型,由小组的学生进行拆卸和组装。最后在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认识,由小组长进行总结发言,实现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了解计算机的构成。

其次,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解决各种出现的问题,比如当布置的任务简单,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这时候教师就要进行深入探究的引导。在进行邮箱使用的教学时,很多学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学会邮件的接收和发送,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深入探究的引导,比如说怎么发送文件或者怎么进行邮件的批量管理,由小组操作和讨论,最后得出结果。相反,如果任务布置得过于困难,教师也应当有一个引导的'思路。

3.优化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鞭策学生进步的一个手段,合作学习需要和相应的评价机制相结合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所以优化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在推广过程当中必须要迈出的一步。第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不仅仅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还应当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创新能力的评价、操作能力的评价等。第二,采用立体评价机制,改善仅仅由教师进行评价的机制,而采用教师、同学、自己三维评价,通过三维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实现进步。总之,合作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仅是分组这么简单,也不仅仅是布置任务和优化评价这么简单,里面会牵扯到很多问题。本文只简单地介绍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的应用,虽然起到的作用不大,但相信也可以抛砖引玉,使未来有更多的人关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也能够在教学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刘国银.基于任务的自主—合作学习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