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理论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分析及多目标优化的论文

文萃集 人气:1.7W

摘要当前现代信息时代飞快发展,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在社会的普及率提高,人们要求计算机网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因此,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计算机网络分析和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进而分析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多目标优化,从而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

可靠性理论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分析及多目标优化的论文

关键词:可靠性理论;计算机通信网络;多目标优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系统的可靠性。由于多方面因素会对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造成影响,优化计算机通信网络是以可靠性理论为前提,并实现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元化优化,实现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性,需在优化设计中,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并使用最低的成本,使计算机通信网络达到更高水平。

1 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含义及理论依据

1.1 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含义

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可靠性是指在一定的操作要求、维修条件、温湿度、负载和辐射条件下,能够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保持通信系统的连通性,完成最基本的通信要求,这些条件是信息网络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设计与运行中,保证系统应用的有效性,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要求计算机网络具有抗破坏性、生存性和有效性,并具备很好的通信能力,从而确保计算机通信网络能够正常工作。

1.2 计算机通信网络理论

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应用时要保证畅通,因此,首先在网络规划与设计时要求计算机网络在运行时具有可靠性,由于温度、湿度、负载、辐射等发生变化,都会造成对计算机网络的影响,所以必须设计出合理的运行方案,以保证参数符合标准,网络保持畅通,满足通信需求;其次,计算机通信网络理论要求一定可靠度,计算机网络可靠度是指计算机通信网络在特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不受负载、维修方式、辐射等条件的影响,保持各终端运行畅通。

2 影响计算机可靠性因素

2.1 用户设备对可靠性的影响

计算机通信网络有完善的性能必须满足网络可靠性,但是,在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时,会存在一些因素,给计算机通信网络造成影响。因为用户终端设备面向的是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对计算机网络是否可靠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而且对网络运行过程进行维护,是确保用户终端能够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受用户终端的交互能力影响。

2.2 传输设备对网络可靠性的影响

为提高网络可靠性,使计算机通信网络正常运行,必须考虑到传输设备的影响。解决通信网络传输问题时,最好的布线方式为双线,如果采用单线布置,一旦通信网络线路出现故障,不能做到及时切换,网络集线器可以将若干个用户端接入网络中来,将连接的设备与通信网络隔开,而且集线器是单点失效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与其相连的用户设备将无法运行。所以集线器对提高网络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2.3 网络管理对可靠性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确保具有可靠性,必须对其进行管理。对于大型计算机而言,管理难度更大,不同供应商所提供的不同设备,网络产品和网络设备规模庞大,为了确保传输的信息更完整,防止信息丢失,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必须做好网络安全设计,并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管理,采集网络运行参数并对网络信息进行统计,及时对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网络故障。

3 计算机通信网络多目标优化理论和遗传算法

3.1 计算机通信网络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优化是指在极大或者极小的约束条件下,达到不同的目标函数。多目标优化针对一个问题可以找到一个或者多个解决方案,使得通信网络设计者能够利用所有目标值,在通信网络设计时,保证可靠性,并降低费用。遗传算法是计算机通信网络多目标优化的主要方法,它一种新型优化方法,通过对生物在自然环境遗传和进化过程进行模拟,然后形成自适应全局优化概率探索法,通过确立编码、适应度运算、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变异运算的方法,重复运算,直到产生规律的优良个体,将优化与遗产相结合,得到适应值,进而得到对网络设计最有价值的优化结果,实现对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进行多目标优化。

4 结 语

笔者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理论进行分析,因为可靠性是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运行的重要条件。并通过遗传算法实现多元化目标优化,选取有可靠度的函数表达方式,成功解决计算机通信网络问题,使计算机网络各项指标达到标准,提高现代网络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双晶.基于可靠性理论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分析及多目标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32):108-110.

[2]刘文静.计算机通信网可靠性设计研究[J].信息通信,2014,11(45):187-188.

[3]王洪丽.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6(33):106-107.